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国际自然保护地网络(IAPA / ISZS

由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组成的国际交流协作平台

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介

来源: | 作者:内蒙古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发布时间: 2021-04-02 | 115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主要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
一、保护区简介

毕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东麓南坡的森林、灌丛向草原与农牧区交错的过度的嫩江流域,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行政区域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地理坐标为东经123°04′28.9″--123°29′16.1″,北纬49°19′39.5″---49°38′29.7″。保护区于2014年12月,经国务院办公厅正式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2月,列入国际重要湿地,2020年9月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总面积为56604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3009 公顷,缓冲区面积 20289 公顷,实验区面积 13306 公顷。主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主。







二、然资源状


保护区位于长白植物区系成分、大兴安岭植物区系成分、蒙古植物区系成分和华北植物区系成分的交错区,生物多样性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有高等植物703种、低等植物415种、脊椎动物322种,无脊椎动物369种。

湿地资源保护区湿地类型有河流、湖泊与沼泽两大类,面积共计19828 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5.0%。保护区内河流纵横、湖泊、水泡密布,有大小河流 40 余条,面积约 368 公顷,占湿地总面积的1.9%。沼泽包括森林沼泽(含少量灌丛沼泽)与草本沼泽(含沼泽化草甸),面积 19460 公顷,占湿地区总面积的绝大部分。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区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本区山林遍布,河流纵横,气候条件和栖息生境适宜种类繁多的动物栖息繁衍,动物栖息生境的多样性。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紫貂、金雕、黑鹳、黑嘴松鸡、丹顶鹤),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0种;IUCN世界濒危动物名录的野生动物54种;《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种类的野生动物44种;列入《中日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名录的鸟类121种;列入《中澳候鸟及栖息地保护协定》名录的鸟类22种。









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区植物区系有4种植物区系成分:长白植物区系成 分(NE)、华北植物区系成分(NC)、蒙古植物区系成分(MO)、大兴安岭植物区系成分(DA)。根据实地调查及分析统计共有高等植物 703 种,其中苔藓植物 102 种,蕨类植物 33 种,被子植物 565 种,裸子植物 3 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钻天柳、黄檗、野大豆);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种(钻天柳、黄檗、野大豆、樟子松、膜荚黄芪、草苁蓉)。





森林生态资源:森林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保存较完好的原始森林和次生天然林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保护区森林总面积达47348公顷,占保护区面积 83.6%,其中原始森林面积 21836 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 39.0%。





三、基础设施建


内蒙古毕拉河自然保护区自2004年成立至今,严格按照规划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现有业务用房1200平方米;铁质围墙950米;职工宿舍、食堂1050 平方米。保护区已建设完成宣教及保护用房1处、管理局业务及科研用房1处、野外综合管理区用房1处、访客站用房1处、员工宿舍食堂用房1处、湿地监测管理站1处、保护管理站点4处,建筑总面积9565.70㎡。设置各类标牌、宣传牌、展示牌、界碑、界桩570块;固定样地30个、固定样线10公里;保护、科研、宣教、办公等设备设施798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