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况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肇庆市鼎湖区境内,东距广州86 千米,南临西江3 公里,西离肇庆端州城区18 公里。总面积1133公顷,最高峰为鸡笼山,海拔1000.3米。其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季风常绿阔叶林(或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其野生生物物种,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
|
1956年保护区成立的启事及1980年成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的证明
鼎湖山保护区南亚季风常绿阔叶林
三、生物多样性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的动物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4种,其中一级6种,二级48种。以鼎湖山的模式标本命名的植物有63种,如大叶石上莲(Oreocharis benthamii)、厚叶素馨(Jasminum pentaneurum)、窄叶大节竹(Indosasa angustifolia)和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等;其中,以鼎湖命名的植物有12种,如、鼎湖铁线莲(Clematis tinghuensis)、鼎湖疣鳞苔(Cololejeunea dinghuiana)、鼎湖山毛轴线盖蕨(Monomelangium dinghushanicum)、鼎湖后蕊苣苔(Opithandra dinghushanensis)、鼎湖巴豆(Croton dinghuensis)、鼎湖杜鹃(Rhododendron tingwuense)等。
鼎湖血桐
鼎湖钓樟
鼎湖杜鹃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记录到濒危动物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6种包括:黑鹳(Ciconia nigra)、蟒蛇(Python bivittatus)、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小灵猫(Vuerricula indica)、水獭(Lutra lutra)、黑冠鹃隼(Aviceda leuphotes)、黑耳鸢(Milvus migrans)、蛇雕(Spilornis cheela)、白尾鹞(Circus cyaneus)、凤头鹰(Accipiter trivirgatus)、赤腹鹰(Accipiter soloensis)、松雀鹰(Accipiter virgatus)、雀鹰(Accipiter nisus)和苍鹰(Accipiter gentilis)、红颊獴(Herpestes javanicus)、黄腹鼬(Mustela kathiah)、果子狸(Paguma larvata)、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和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小鸦鹃(Centropus bengalensis)等。以鼎湖山的模式标本命名的动物有68种,如中华贝蝽(Bathycoelia sinica)、翩翅缘蝽(Notopteryx soror)、短线斯璐蜡蝉(Symplana brevistrata)、杨氏脊翅叶蝉(Parabolopona yangi)、长刺瘤蚱(Thoradonta longispina)、拟宽股蚱(Tetrix latifemuroides)、附丝小瓢虫(Scymnus prosericatus)等;其中,以鼎湖命名的动物有17种,如鼎湖黑丽金龟(Melanopopillia dinghuensis)、鼎湖散白蚁(Reticulitermes dinghuensis)、鼎湖远盲蚓(Amynthas dinghumontis)、鼎湖棘跳虫(Onychiurus dinghuensis)、 鼎湖豆龟蝽(Megacopta dinghushana)、鼎湖弯背蚱(Cypholettix dinghuensis)等。
白鹇(红外相机拍摄)
斑灵狸(红外相机拍摄)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已鉴定的大型真菌有836种,占广东省总种数的70%。分别隶属于子囊菌门、担子菌门和半知菌类的21目50科176属。以鼎湖山模式标本命名的菌物种类达72种,如近托鹅膏(Amanita subvolvata)、长柄裸伞(Gymnopilus elongatipes)、褐丛毛圆孔牛肝菌(Gyroporus brunneofloccosus)、近软多孔菌(Polyporus submollis)、金绿红菇(Russula aureoviridis)等;以鼎湖命名的达10种,如鼎湖红菇(Russula dinghuensis)、鼎湖粉褶蕈(Entoloma dinghuense)、鼎湖水乳菇(Lactifluus dinghuensis)、鼎湖黑球腔菌(Melanomma dinghuense)、鼎湖蛛丝孢(Arachnophora dinghuensis)等。
鼎湖红菇
四、科研与监测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及其过渡植被类型完整、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本身就是一个的天然科研监测平台。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科研历史悠久,监测平台众多,研究成果丰硕。1861年,Sh. Sampson采集植物新种盾果草(Thyrocarpus sampsonii )标本为鼎湖山首份主模式标本;1953年,中山大学组织开展自然植被群落状况调查;1956年,华南植物研究所组织开展本底资源调查;1978年,中科院建立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开展水、土、气、生等要素的长期监测和定位研究;1982年,建立中国首个标准监测样地;2002年,建立中国首个森林模拟氮沉降添加试验样地,研究氮沉降增加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机理;2002年建立碳通量监测塔;2004年,建立大气本底监测站,监测七种气体浓度动态;2005年,建立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研究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2009年,建立模拟酸雨实验样地,研究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机理; 2012年,建立(自然增或降温)位移实验样地;2014年,建立塔式起重机(把科研监测人员送到合适位置,方便其采样或测定)。至2020年,发表以鼎湖山保护区为研究基地的科技论文达22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或省部级奖励。
保护区管理局本着开放的服务理念、精干的技术队伍、完善的保障设施,吸引全球科技工作者慕名前来,逐渐形成了“以监测促进平台建设、以平台吸引项目引进、以项目引进促进成果产出”的科研监测运行模式。
鼎湖山保护区日常科研工作
2020年鼎湖山大样地调查工作人员合影
鼎湖山保护区塔式起重机
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有关鼎湖山保护区的科研成果
五、保护与促进社区发展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后,积极探索自然保护的规划设计理论与有效管理措施。如在林场基础上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促进植被恢复与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按“点控面设计”设立管护点,提高管护巡护效率;根据地形开辟林区防火线,构建林火预防设施,后改种升级为生物防火林带,实现全区植被覆盖;开创“封山区或一般保护区”和“核心保护区”的分区管理模式,践行功能区划理念;建立无线通讯网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人防”向“技防”转变;粘贴宣传标语,设立宣传牌,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开展自然保护宣教活动,提高附近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组建专业扑火突击队,与周围村镇和区内社区定期沟通协商,订立“护林公约”、“森林防火责任书”,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现群防群治。经过60多年的探索,已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鼎湖山保护区60多年来尚未发生过较大森林火灾及偷盗砍等安全事故。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放部分区域开展生态旅游,为广东省肇庆市将星湖风景名胜区(鼎湖山景区)创建成为5A级国家景区提供了坚实保障。近5年每年接待游客量达80万-110万人次,并促进了相关第三产业发展,带动了就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榜样。
鼎湖山保护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管护点
鼎湖山保护区森林防火应急演练
六、科普宣教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一直非常重视科普宣教工作。在建立之初,为了让周边村民理解自然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民众环保意识,每年都采用走村串户、散发传单或播音喇叭等方式开展科普;上世纪80年代后,采取与机构合作,经常性组织冬(夏)令营、科普进校园、环境教育野外考察等活动来开展科普,以期提高公众科学知识水平;进入21世纪,又新增研学、自然教育等成为科普宣教的新模式,满足公众亲近自然享受自然需要。在此过程,自然保护区的科普宣教设施、组织机构、宣教内容、人员组成、内部管理、活动方式等也不断完备、成熟和多样化,先后成立宣教部门,培养或招聘专业工作人员,建立宣传栏和展厅,开辟教育径,开发教育课程,设计文创产品,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制作印刷了宣传展板、宣传册和书籍,构筑了包括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和科研成果为主体的宣教内容体系,制定内部管理规章,形成了让受众“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获得科学知识”“自然中游,游中学”的宣传教育理念,宣传教育内容由说教式向体验式转变,趣味性、科学性和探索性不断丰富。在定期编辑出版《鼎湖山之窗》的同时,顺应时代发展,先后开通了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积极开辟网络的宣传教育。保护区先后被有关部门或机构命名为“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1998年)、“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范基地”(2002年)、“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2003年)、“全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2013年)、“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2020年)和“国家第五批自然学校试点单位”(2020年)。
近5年来,围绕课程设计多元化引导宣教内容多元化发展方向,以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科研成果和自然保护区为素材,开发各类型的课程共36节,包括体验式科普课程、公民科学课程和鼎湖山保护区特色自然教育课程,课程受众人群覆盖幼儿到成年人。围绕授课导师多元化发展方向,招募和培训包括生态摄影、课程设计、活动开展、生物监测和广告编辑等五种类型志愿者57人。中国自然保护区主题展厅接待人次超1.5万,组织各类型科普活动86场,科普进校园活动20场,组织环境教育户外考察活动400余次。每半年编辑出版一期《鼎湖山之窗》,每季度更新宣传栏内容,在官网(http://www.dhs.scib.cas.cn)上发表信息约200条;在微信公众号(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新科普活动招募、科普视频和科普文章约250条(2018年开始),关注量约7000人,累计点击率高达20万人次。设计制作鼎湖山常见鸟类宣传册、鼎湖山保护区简介、森林五感体验课程卡、常见鸟类扑克牌、鼎湖山常见植物科普扑克牌;设计制作更新鸟类主题、蛇类主题、植物主题等移动展板100板。制作黑眉拟啄木鸟胸针、白鹇鸟胸针、普通翠鸟胸针、鼎湖山森林卫士帽子及徽章等文创产品。
2020年鼎湖山保护区生态知识科普进校园走进肇庆市河苑小学
鼎湖山保护区特色自然教育课程
公众科学日物候观察活动
鼎湖山保护区部分文创产品
森林五感体验课程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