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邮箱

密码

注册 忘记密码?

国际自然保护地网络(IAPA / ISZS

由世界各国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组成的国际交流协作平台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简介

来源: | 作者: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 | 发布时间: 2021-02-07 | 803 次浏览 | 分享到:
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珍禽以及其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保护候鸟的迁徙通道,以及北亚热带边缘的典型淤长型淤泥质海岸湿地。

一、总体介绍


盐城滩涂湿地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简称盐城自然保护区),由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83年建立,时为省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11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协调理事会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996年被纳入“东北亚鹤类保护区网络”;1999年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网络成员;2002年成为“国际重要湿地”;2006年成为“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伙伴关系”成员;2014年成为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成员;2019年,作为黄渤海候鸟最大、最重要栖息地之一,成为我国第一处、世界第二块滨海湿地类型世界自然遗产地。

盐城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沿海,辖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和亭湖六县(区)的滩涂,总面积247260公顷,约合370万亩。是目前太平洋西海岸面积最大、原始生态保持最好的滨海湿地之一,主要保护对象为湿地珍禽以及其赖以生存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同时保护候鸟的迁徙通道,以及北亚热带边缘的典型淤长型淤泥质海岸湿地。

盐城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为“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于1984年经江苏省编制委员会、江苏省环境保护局批复建立,统一行使保护区管理职责。管理处下设一室四科,即办公室、资源管理与保护科(管护科)、资源调查与监测科(科研科)、宣传教育科(宣教科)和社会事业管理科(社管科)。设立基层管护工作站5个,海上巡护船2艘。管理处下属2个企业,分别为盐城市丹顶鹤沿海珍禽湿地保护中心和盐城市丹顶鹤旅游管理中心,分别承担资源保护、日常巡护以及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职能。保护区管理处有事业编制26个,其中13个全额拨款,13个自收自支。目前在职人员2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6名,管理人员3名,工勤人员3名。

二、生物多样性


集群丹顶鹤

盐城保护区境内记录到的动植物种数达2600多种,是生物多样性富集的热点地区和国际重要鸟区。目前保护区内共有高等植物118科,分属386属614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莎草科等的植物最多。记录到的鸟类多达416种,是全球野生丹顶鹤在我国境内最大的越冬地。区内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丹顶鹤 (Grus japonensis)、白头鹤 (Grus monacha)、白鹤 (Grus leucogeranus)、东方白鹳 (Ciconia boyciana)、黑鹳 (Ciconia nigra)、中华秋沙鸭 (Mergus squamatus)、遗鸥 (Larus relictus)、大鸨 (Otis tarda)、白肩雕 (Aquila heliaca)、金雕 (Aquila chrysaetos)、白尾海雕 (Haliaeetus albicilla)、白鲟 (Psephurus gladius)、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和麋鹿  (Elaphurus davidianus) 14区内还有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80多种。盐城保护区内已有29种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皮书中。

三、保护管理



构建“三区”全区域管护、“海陆空”全方位管护、“24小时”全天候管护、社区网格化全覆盖共治“四位一体”系统管护模式。加强管护站点标准化建设,提升改造现有鸟类监测站,强化各站点的巡护、科研、宣教等功能配备;探索东沙管理模式,设立管护站。资源管理与保护科下设5个管护站,每个管护站严格按照管护站建设标准进行了配备,配备巡护车辆、单筒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对讲机、执法记录仪、无人机等装备,实施军事化管理,并制定了三区管护责任、巡护标准、巡护规范、巡护路线等。

实现视频监控全域覆盖。在缓冲区、实验区新设12个高空监控探头;在核心区现有瞭望塔安装高清高空视频监控;启用视频监控中心,做到物联网+管理模式。与市铁塔公司合作,在缓冲区、实验区内增设了11个高空高清视频监控及核心区海边1个视频探头更换为高清视频监控探头,基本做到了保护区范围全覆盖。

四、社区

保护区周边社区面积136万亩,共涉及51个单位,其中行政村与居委会10个,农场11个,企事业单位17个,海堤、闸管理单位5个,盐场4个,管理机构2个,林场1个,军事管理区1个。共有居民5.5万人,居民居住地均沿河流及道路集中居住,主要从事传统的种、养殖工作,生产活边界明确。

保护区积极开展生态旅游,并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带动社区居民参与自然保护工作。保护区还在周边各个社区聘用社区协管员,加强社区与保护区的联系,每年召开社区联席会议,及时沟通协调相关社区事宜,听取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意见。

五、宣传教育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湿地科普课堂进学校和学生进湿地活动,将科普课堂开到盐城市的大中小学校和周边社区,增加社会公众对保护区的了解,提高全民的湿地保护意识。编制出版《盐城市湿地科普教育活动手册》(小学版、中学版),成为我市首套黄海湿地科普学生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