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七星河中下游,是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和自然性的原始湿地之一,生态类型属内陆沼泽湿地,地貌特征为“两草一水七分苇”。
七星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三江平原腹地,七星河中下游,是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和自然性的原始湿地之一,生态类型属内陆沼泽湿地,地貌特征为“两草一水七分苇”,总面积2万公顷。
保护区始建于1991年,由原宝清县芦苇公司企业改制成立,1996年晋升为市级自然保护区,1998年晋升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1年被国际湿地公约组织正式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保护区植物区系属长白植物区系,生态环境及水域生态系统功能齐全,极大的丰富了保护区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有植物359种,隶属于71科,187属。自然植被主要以芦苇沼泽、小叶章和塔头苔草为主,其中国家Ⅰ 级保护植物有世界濒危植物貉藻,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莲、野大豆。
保护区有动物266种,鸟类203种,其中国家Ⅰ 级保护鸟类有丹顶鹤、东方白鹳、白鹤、白头鹤、中华秋沙鸭、白尾海雕、白枕鹤7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白琵鹭、大天鹅 、白额雁、鸳鸯、雪鸮等32种,其中白琵鹭在保护区内繁育数量约占全国繁育总数的30%左右,占全球总数的4%以上,因此2011年保护区所在地宝清被授予“中国白琵鹭之乡”。
保护区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上,每逢迁徙季节有大量的鸟类在此停留栖息,仅白额雁数量最多年份就达15万余只;保护区属于三江平原重要的鹤类繁育地,每年监测到的丹顶鹤繁育体10余对,白枕鹤15对左右,最大混群100余只,白头鹤迁徙群最多150余只;保护区内白琵鹭最大巢区200余巢,另有40-80巢区多处,种群数量多达千余只;监测到鸭类种群多达30余种5万余只,针尾鸭、绿翅鸭、琵嘴鸭、斑嘴鸭、凤头潜鸭、红头潜鸭、绿头鸭为保护区常见种;鸥鸟成为保护区较为庞大的种群;保护区内众多浅滩成为鸻鹬类主要觅食地,保护区被专家学者及鸟类爱好者称之为-鸟类天堂!
保护区自2008年以来,先后被授予“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全国湿地恢复与保护工作示范点”、“全省森林资源管理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并于2013年被国家七部委评价为“全国优秀自然保护区”,2017年被国家环保部评选为第二批自然学校试点单位。